波罗的海巨响惊现!北约战舰陷困境,西方军力遭挑战
最近有没有发现,世界各地几乎每隔一阵子就会爆出“某大国军舰差点被一堆看起来像铁皮废物的东西给炸了”?听起来就像是科幻片里的疯狂桥段,但它现在真的赤裸裸地发生在我们的现实里。现在最让人揪心的问题来了:那些表面上霸气无比、动辄几十亿一艘的庞然大物,它们还真的安全吗?
其实这一切的苗头,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2010年中国海军在“赤壁”实兵演习上,第一次带着小型无人侦察艇出现在大家面前。那次虽然只是演练,把无人艇当做“对手”让本队舰艇练手,从外行眼里可能觉得这玩意就跟玩具差不多,谁能想到这么“小儿科”的设备,会在十来年后彻底改变海上战场的游戏规则?不夸张地讲,正是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武器,慢慢催生起一股全世界海军现在都绕不开的技术狂潮。这种新型武器便捷、成本低,小到几个人就能操作。那时候可能大家都没太当回事,可今天,“铁皮玩具”变成了让大舰巨炮都感到恐惧的新杀器。
要说世界“领教”自杀艇毁灭威力的开端,怎么也绕不开2018年叙利亚塔尔图斯港那次袭击。当时俄罗斯舰队就遇到了大麻烦,叙利亚反政府武装自己拼装的自杀无人艇呼啸而来。就算俄军导弹和防空系统最后确实拦截了大部分目标,但船上那一刻的紧张,没人会忘。那一战给所有海上强国敲响警钟,俄罗斯也从那以后加快了自家无人装备的研发。其实回头看,许多国家都曾默默尝试过这类“小动作”,但塔尔图斯事件后,潜艇、无人群集成设计、廉价突袭手法,才开始进入主流海军战略的考量范围里。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试水阶段,那乌克兰黑海上的经验无疑点燃了整场革命的导火索。近两年来,大家都见证了乌克兰用一堆低成本武器和无人快艇搞得俄罗斯大舰队手忙脚乱。明明只是些性价比极低的简易武器,偶尔还能顺手打下对方的高级战机,“一换十”都不夸张。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经验还真被俄罗斯“学习”了个十成十。现在俄方在波罗的海也玩起了蜂拥的无人自杀艇配合传统核潜艇的组合,用比西方便宜得多的钱,把北约的舰队逼到了随时可能出事的悬崖边上。西方国家再狠砸经费,也赶不上对手玩命砸低成本“蜂群”的速度。最近几年,各类公开报告都反复警告,北约的海上战略越来越被动,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有人可能觉得,波罗的海这种地方,周围小国居多,动静再大也闹不出多大风浪。但现实比想象更复杂,这里地形本身就像一个天然陷阱。想象一下,厄勒海峡、芬兰湾这些区域本来就水道狭窄、躲避空间小,舰队一旦进来了想跑都难,更别说随时防不胜防的自杀艇和水下雷群。这还没算上俄罗斯极为强悍的电子干扰手段。2022年有一件事特别能说明问题。当时英国皇家海军一艘“守护者”级巡防舰正在黑海巡逻,结果GPS和自动识别系统突然失灵。那艘舰差点因为误导信号,开到对方控制区去。要不是临场反应快,真的要闯大祸。电子战的可怕就在于此,不需要开火,只要让你迷失方向,整个舰队都变成了“瞎子”。现在北约在波罗的海的舰艇,同样频繁遭遇这种“失明”和恐慌。
不仅如此,波罗的海地理优势反而成了北约的隐痛。你想啊,十几二十来条高价值军舰挤在狭小的海峡里,被一大堆快艇或廉价自杀艇围堵,GPS又时不时掉线,士兵心理压力多大。这还没完,俄罗斯新近造出来的无人“群狼”,从岸上、从水下、甚至有核潜艇当托,像赶猪一样撵着北约舰队转。要说以前几百亿美金一支舰队是大哥,现在碰上瓶盖价钱组团来的无人蜂群,还真就像长了一身盔甲却进了铁蒺藜阵,动弹不得。
事情的变化远不止战争层面。你觉得自杀艇只盯着军舰?错了!这些小艇的另一个绝技是偷袭能源管道、海底通信电缆。这些年谁都离不开网吧,油气管道、海底光缆动辄涉及几亿人,万一被搞一次大面积中断,影响到的不只是军事,西方普通老百姓和公司都会头疼死。保险公司几乎直接调高了波罗的海和黑海船只、设施的保费,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目标会是哪里。原来只有几家能源巨头和防务商头疼,现在西方普通企业主、甚至沿海老百姓都跟着心惊肉跳。曾经被认为挂不上钩的民用产业,如今一夜之间被战火蔓延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警醒,随着俄罗斯、乌克兰这些“实际案例”的刊出,小型无人艇和廉价攻击群成为所有强国竞相模仿的对象。就说那场“赤壁”演习启发了多少海洋军事专家,一点都不夸张。演习中的模拟“蜂群”袭扰,10年前叫好玩的实验,今天成了每个军事会议都绕不过的火烧眉毛问题。学者们观点也很明确:以少打多、以简驭繁,一旦在战略层面形成体系,对手哪怕军费再高,碰到源源不断、让你防不胜防的小型袭杀单元也会烦不胜烦。还有国外安全研究机构的数据:去年西方海上保险成本暴涨20%,绝大部分是担心这种难以防范的“自杀蜂群”,哪怕只是虚惊一场,也会让整条航道陷入短暂或持久的混乱。
坦白讲,我个人始终觉得,这才真切地让人体验到技术变革在战争中的“无情”。那些轰隆隆巡弋大洋几十年的巨舰,忽然成了“瓮中之鳖”,一群本来只是“平民工具箱”里拼改出来的小艇,能把庞然大物逼到这一步。高技术不是不进步,而是过于自信,太相信天价武器和高端系统无敌,结果忽略了数量、绝望和想象力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无人艇的崛起,让所有大国都必须为落后的防御理念付费,从舰长到国防高层,都要重新学会“以弱制强”、“以小搏大”的思路。谁能更快适应这种变化,谁才能在下一个海上冲突中,不至于被自己的骄傲所拖累。
未来的海上战争再多昂贵的战舰也抵不过数不清的“小铁皮”。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或许才是最能颠覆世界格局的新力量。这世上的大船也许再也无法独自逞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