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狼真的来了
光伏行业大洗牌:这次狼真的来了?
“光伏还能投吗?”最近,这个问题在投资者群里炸开了锅。
7月2日,A股光伏板块突然爆发,亚玛顿、亿晶光电三天内暴涨超25%,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龙头也纷纷跟涨。
这一幕,让不少被套了三年的股民既兴奋又忐忑——光伏行业,真的见底了吗?
三年寒冬,光伏跌得有多惨?
2022年,光伏行业风光无限,龙头股股价屡创新高。
然而,此后三年,整个板块一路狂泻,累计跌幅超过50%,不少曾经的明星企业市值缩水80%以上。
“跌麻了,现在反弹也不敢信。”一位长期持有光伏股的投资者苦笑道。
但这一次,市场似乎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高层定调:光伏“供给侧改革”要来了?
7月1日,第六次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释放重磅信号——“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短短一句话,让市场瞬间沸腾。
熟悉政策的人都知道,中央财经委员会的定调往往意味着重大政策转向。
2015年,正是它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煤炭、钢铁行业迎来大洗牌,龙头企业浴火重生。
这一次,光伏会成为下一个受益者吗?
工信部紧急开会,光伏巨头集体到场
7月3日,工信部火速召集光伏行业四大环节的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协鑫集团、阳光电源、隆基绿能等“一把手”开会。
据参会人士透露,会议核心内容有三点:
1. 高层批示整治“内卷式”竞争,措辞严厉,直指行业乱象;
2.多晶硅产能将被严格控制,2030年前总量不超过140万吨(目前产能已超300万吨);
3. 低于成本价销售可能被重罚,避免恶性价格战。
这意味着,光伏行业可能迎来一场“硬性去产能”,而非此前的“喊口号式”自律。
700亿“收购基金”传闻:中小厂要被清退?
更劲爆的是,5月份曾有消息称,六大硅料龙头(通威、协鑫、大全等)计划成立700亿基金,收购中小产能后直接报废。
“这相当于给中小企业一个体面退出的机会,总比破产强。”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目前,多晶硅行业已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仅31%,大量中小厂早已停工,员工被迫“放假”。
如果政策落地,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龙头企业的定价权也会增强。
价格反弹空间有多大?
目前,多晶硅价格跌至3.5万元/吨,而龙头企业的现金成本普遍在2.7万-3.5万元/吨。
若算上折旧、管理等费用,合理价格应在4.5万-5万元/吨,这意味着仍有30%-40%的上涨空间。
“如果政策执行到位,硅料价格可能会快速反弹。”一位券商分析师预测。
这次是“狼来了”,还是真反转?
过去三年,光伏行业经历了惨烈的洗牌,投资者信心几乎耗尽。
但这一次,政策信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从去年“防止内卷”的提法,到今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如今高层定调,“供给侧改革”已箭在弦上。
“现在的问题是,政策执行力度到底有多大?”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坦言,“如果真能落地,光伏行业的春天可能真的要来了。”
你觉得,这次光伏行业的“狼”,是真的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