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电磁弹射顺利完成,远海作战踏上全新征程
“电磁弹射故障率达30%”的福特号美国核动力航母,至今仍没有让F-35C隐身战机成功起降。反观中国常规动力的福建舰航母,在2025年9月22日一次性的完成了三型舰载机的电磁弹射。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中国电磁弹射的能量效率达到了60%,远远超过美国蒸汽弹射的6%。 这个之前被西方技术壁垒封锁的领域,现已被中国打破。
歼-35隐身战斗机、歼-15T重型战机、空警-600预警机,接连从福建舰的甲板上弹射升空。 官方通报称,电磁弹射系统与多型舰载机适配性完美,福建舰已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
美国“海军新闻”网站立刻注意到,福建舰已用电磁弹射器弹射歼-35,而美军“福特”号航母尚未实现F-35C的弹射。
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在9月25日的记者会上透露:“福建舰试验训练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大家期盼的那一天不会太远。 ”这句话引发外界对福建舰即将正式服役的猜测。 美国海军前上校卡尔·舒斯特分析,福建舰可能在数周后就开始服役。
它能让舰载机实现“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和打击威力得到显著提升。 与滑跃起飞相比,弹射起飞允许舰载机携带更重的武器和燃油。 福建舰配置了3条电磁弹射轨道,单日舰载机最大起降架次可达300次,远超滑跃式航母。
中国通过综合电力系统突破了这一瓶颈。 相比之下,美国核动力航母的弹射系统稳定性却存在问题。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基于马伟明团队研发的中压直流供电技术,能耗仅为蒸汽弹射的1/3。
两个中队的歼-35、一个中队的歼-15T、一个中队的空警-600和一个中队的歼-15DT,总载机量约60架。 这些舰载机性能互补,构成航母战斗群的核心战力。 海军首次证实,该系统具备“A射B导”的协同交战能力,歼-35可协同空警-600进行探测。
歼-35专门针对美军宙斯盾系统设计,内置弹舱可携带霹雳-15导弹,作战半径达1500公里。 歼-15T的载弹量超过美国超级大黄蜂战机,专攻敌舰指挥中心。
1985年中国购买澳大利亚报废的“墨尔本”号航母进行拆解研究时曾遭美国嘲讽。 2002年,“瓦良格”号拖回中国时锈迹斑斑,西方预测十年内无法修复。 然而到了2025年,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成功让全球瞩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电磁弹射系统将为福建舰的舰载机提供更远距离打击能力。 彭博社指出,中国首次公布完整弹射画面,彰显了海军能力的进步。 《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中国打破了一个此前属于美国的技术壁垒。
部分人质疑弹射时未冒烟,对电磁弹射和蒸汽弹射的区别不了解。 也有人惊叹:“真的是不得了的事情! ”这反映出公众对军事科技认知的差异。
辽宁舰、山东舰与福建舰形成技术梯度,既可独立作战,又可混编部署。 2025年6月,辽宁舰与山东舰首次同时现身西太平洋,形成对第二岛链东西夹击态势。
自2024年5月首次海试以来,在短短一年有余的时间内完成了多次海试。 其中两次海试的间隔仅半个月,这种高频次的海试在中国航母发展历史上少见。
它标志着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 与采用滑跃起飞的两艘航母山东舰和辽宁舰相比,电磁弹射系统使福建舰具备了远洋作战能力。
空警-600使航母编队对相关海域的控制从“阶段性存在”转向“持续性掌控”。 歼-35的隐身能力与歼-15T的重型火力形成高低搭配,构建了完整的攻防体系。
当福建舰的舰载机划破天际时,有人想起刘华清将军当年踮脚参观美军航母的背影。 从“陆炮上舰”的无奈到电磁弹射的领先,这条路中国人走了三十年。
有网友在福州船政文化先辈墓前放下福建舰照片,雨水打不湿这份告慰。 技术突破背后的真正悬念是:当福建舰加入战备序列,远海作战的规则是否将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