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贝莱与邦马蒂分获金球奖 巴黎巴萨双星闪耀欧洲足坛
金球奖结果周一出炉,巴黎圣日耳曼的奥斯曼·登贝莱拿下男子奖项,巴塞罗那的艾塔娜·邦马蒂则完成女子奖项的三连冠。这个结果基本在预料之中,但背后的故事线挺值得玩味。登贝莱这小伙子,上赛季初还因为纪律问题被主帅路易斯·恩里克放在替补席,谁能想到他后来能带着巴黎拿下队史首个欧冠冠军。位置调整是关键——改打中锋后,他简直像换了个人,不仅进球效率上来了,连以往被诟病的防守态度都焕然一新。欧冠决赛5比0大胜国际米兰那场,赛后不少人讨论他的前场压迫贡献。从边缘人到金球先生,这种转变在足球界不算稀奇,但登贝莱的版本确实比大多数人预想的要快得多。
邦马蒂这边就更稳了,连续三年拿奖,历史上只有普拉蒂尼和梅西做到过,现在她的名字也刻进了这个行列。西班牙队友马里奥娜·卡尔登泰这次排名第二,但邦马蒂的优势相当明显。上赛季她带着巴萨女足拿下国内双冠,欧冠也进了四强,夏天又帮西班牙国家队捧起欧洲杯。这种稳定性,有点梅西巅峰期的味道了。不过女子足球的竞争其实在加剧,只是邦马蒂总能保持那么一点超出。
登贝莱的获奖让巴黎圣日耳曼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球队上赛季完成四冠王,欧冠突破尤其关键。但金球奖投票中他压过了巴塞罗那的拉明·亚马尔,那孩子才18岁,上赛季表现相当抢眼,联赛、杯赛双冠,欧洲杯还帮西班牙夺冠。亚马尔未来机会多的是,但登贝莱这次赢在欧冠的权重。大赛表现向来是金球奖评委最看重的,去年罗德里拿奖也是这个路子。
路易斯·恩里克对登贝莱的改造值得细说,当初冷藏他时,不少人都觉得登贝莱在巴黎待不下去了,结果教练变阵把他推上中锋,反而激活了他的得分能力。这种位置调整让我想起一些教练的常用手法,不过恩里克这次的效果特别明显。登贝莱本来技术就好,但防守积极性一直被人说闲话,上赛季却成了前场逼抢的标杆。欧冠决赛后,有评论员开玩笑说“登贝莱突然开窍了”,但其实背后是大量的战术磨合。巴黎这赛季的成功,多少也跟这种灵活调整有关。
邦马蒂的三连冠,放在女子足球发展史上应该是个里程碑。她这获奖次数已经追平普拉蒂尼,只剩梅西的四年连庄在前面。但女子足球的曝光度和资源还没完全跟上,邦马蒂能保持这种水平,个人技术是一方面,巴萨的整体体系也帮了大忙。上赛季欧冠半决赛出局后,她立马在欧洲杯上找回状态,这种心理素质不像年轻球员。对比男子奖项,登贝莱的获奖更“事件驱动”,邦马蒂则是持续输出的结果。
金球奖评选总免不了争议,今年男子奖项没给亚马尔,可能有人觉得太早捧老将了。但登贝莱才27岁,不算老,而且欧冠冠军的加成实在太大。我记得几年前姆巴佩拿金球时,也是靠欧冠表现压过联赛数据。这次投票结果,大概反映了评委对团队荣誉的看重。女子奖项倒是没什么悬念,邦马蒂的优势从赛季初就看得出来。
颁奖礼那天,电视镜头扫过登贝莱的表情,他笑得有点拘谨。这家伙以前在多特蒙德时就被说性格内向,现在成了金球先生,估计压力会更大了。巴黎下赛季卫冕之路不容易,欧冠改制后竞争更激烈,登贝莱得证明这次获奖不是昙花一现。邦马蒂那边,巴萨女足的实力还在巅峰,她个人再拿一次也不是没可能。但连续四年?历史上只有梅西做到过,邦马蒂得保持近乎变态的稳定。
足球世界总是这样,奖项颁完,话题就转到“明年谁会上来”。亚马尔肯定是热门,还有贝林厄姆那种全能中场。但金球奖的偏好时不时会变,有时候看重数据,有时候看重大赛。登贝莱这次获奖,大概会让更多教练思考球员的位置灵活性。恩里克在巴黎的试验成功了,其他球队会不会跟着学?反正,足球战术的潮流从来都是互相借鉴。
邦马蒂的成就,对女子足球的推广是好事。她这种技术流中场,在女子比赛里越来越常见,但能像她这样连续三年统治奖项的还是少数。西班牙女足这几年崛起,跟巴萨的青训体系分不开,邦马蒂就是典型产品。男子方面,登贝莱的获奖让法国球员的金球奖名单又添一人,之前有科帕、普拉蒂尼、帕潘、齐达内和本泽马。法国足球人才辈出,但登贝莱这种从边锋转型中锋的案例不算多。
最后扯远点,金球奖的评选机制老被人吐槽,说评委范围太窄或者偏好明显。但今年这结果,至少没太出格。登贝莱和邦马蒂都是实打实的赛季表现撑腰,比某些靠名气获奖的案例更让人信服。足球毕竟是踢出来的,奖项只是点缀。下周联赛又开始了,这些话题很快会被新的进球和胜负覆盖。奖项颁了,球员还得回到场上,这才是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