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伍子胥谋刺吴王僚
耀世娱乐介绍
耀世娱乐介绍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伍子胥谋刺吴王僚

楚平王去世,伍子胥遗憾不能在平王生前报自己的仇怨,接连三夜睡不着觉,心中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对姬光说:“公子想要成就大事,难道还没有机会可以利用吗?”姬光说:“我日夜都在思考这件事,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伍子胥说:“如今楚王刚刚去世,朝廷中没有贤良的大臣,公子为何不向吴王进言,趁着楚国丧乱的时候,发兵向南讨伐,这样就可以图谋霸业。”姬光说:“倘若吴王派我为将领,该怎么办呢?”伍子胥说:“公子假装从车上坠落而伤到脚,吴王必定不会派遣你。然后你推荐掩余、烛庸为将领,再让公子庆忌去联合郑国、卫国,一同攻打楚国,这样就可以一举除掉吴王僚的三个得力帮手,吴王僚的死也就指日可待了。”姬光又问道:“三个帮手虽然调开了,但延陵季子还在朝中,看到我篡位,他能容忍我吗?”伍子胥说:“吴国和晋国现在关系和睦,再让季子出使晋国,去窥探中原地区的争端,吴王好图大事却疏于谋划,一定会听从这个建议。等他出使归来,大位已经确定,又怎么能再讨论废立之事呢?”姬光不禁下拜说:“我得到伍子胥,这是上天的恩赐啊!”

第二天,姬光以乘楚国丧乱讨伐楚国的好处,进宫向吴王僚进言,吴王僚欣然听从。姬光说:“这件事我本应该效力,无奈因为从车上坠落伤到了小腿,正在治疗,无法承担重任。”吴王僚说:“那么谁可以担任将领呢?”姬光说:“这是大事,不是最亲信的人,不能托付,大王您自己选择吧。”吴王僚说:“掩余、烛庸可以吗?”姬光说:“选对人了。”姬光又说:“从前晋、楚争霸,吴国是附属国,如今晋国已经衰落,而楚国又屡次战败,诸侯离心离德,不知归附何处,南北的政治局势,将会向东转移。如果派遣公子庆忌去召集郑国、卫国的军队,合力攻打楚国;再派延陵季子出使晋国,观察中原的争端。大王您精选水军,在后面准备接应,霸业就可以成就了!”吴王僚非常高兴,派掩余、烛庸率领军队讨伐楚国,派季札出使晋国,只是没有派遣庆忌。且说掩余、烛庸率领两万军队,水陆并进,包围了楚国的潜邑,潜邑大夫坚守不出,派人到楚国都城告急。当时楚昭王刚刚即位,国君年幼,臣子爱进谗言,听说吴兵包围了潜邑,整个朝廷惊慌失措。公子申进言说:“吴国人趁着我们国丧来讨伐,如果不出兵迎敌,向他们示弱,就会引发他们深入楚国的想法。依臣下愚见,应迅速命令左司马沈尹戍率领一万陆军救援潜邑,再派左尹郤宛率领一万水军,从淮汭顺流而下,截断吴兵的后路,让他们首尾受敌,吴国将领就可以轻易擒获了。”昭王十分高兴,于是采用子西的计策,调遣两位将领,水陆分道而行。再说掩余、烛庸正在围攻潜邑,侦察的士兵报告说:“楚国的救兵来了。”两位将领大惊,分出一半兵力继续围城,另一半去迎敌。沈尹戍坚守营垒,不与他们交战,派人在四周用石子垒断了打柴、取水的道路,两位将领大为惊恐。侦察的骑兵又报告说:“楚国将领郤宛率领水军从淮汭截断了江口。”吴兵进退两难,于是分成两个营寨,形成犄角之势,与楚国将领对峙,一面派人回吴国求救。

姬光说:“我之前想要征召郑国、卫国的军队,正是为了这个情况,现在派遣还不算晚。”吴王僚于是派庆忌去联合郑国、卫国,四位公子都被调开了,只剩下姬光在国内。伍子胥于是对姬光说:“公子可曾找到锋利的匕首?想要启用专诸,现在正是时候了!”姬光说:“有。从前越王允常让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剑,其中三把献给了吴国,一把叫‘湛卢’,二把叫‘磐郢’,三把叫‘鱼肠’。‘鱼肠’就是匕首,形状虽然短小,却砍铁如泥,先君把它赐给我,至今我都当作宝贝,藏在床头,以防不测。这把剑连着几夜发光,想来是这神奇的宝物想要一试身手,难道是要饱饮王僚的鲜血吗?”于是拿出剑给伍子胥观看,伍子胥夸赞不已,立即召来专诸,把剑交给他。专诸不等姬光开口,就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慷慨地说:“吴王僚确实可以杀掉。他的两个弟弟远离,公子又出使在外,他孤立无援,对我们无可奈何。只是生死之间,我不敢擅自做主,等我禀告过老母亲,才敢听从您的命令。”专诸回家看望母亲,默默流泪。母亲说:“你为什么如此悲伤,难道是公子想要用你吗?我们全家受公子的恩养,大恩应当报答,忠孝不能两全,你一定要赶快去,不要挂念我。你能成就大事,名垂后世,我死了也会不朽!”专诸还是依依不舍,母亲说:“我想喝清泉,你可以到河边去取。”专诸奉命到河边去汲水,等回到家,却不见母亲在堂屋,问妻子,妻子回答说:“婆婆刚才说困倦,关上门想睡觉,告诫不要惊扰她。”专诸心中起疑,打开窗户进去,发现母亲已经在床上上吊自杀了。髯仙有诗写道:

“愿子成名不惜身,肯将孝子换忠臣。世间尽为贪生误,不及区区老妇人。”

这段历史详细叙述了伍子胥为助姬光夺取王位,精心谋划除去吴王僚及其羽翼的过程。伍子胥利用楚平王去世、楚国局势不稳以及吴王僚好大喜功的特点,巧妙设计,调开吴王僚的得力助手,为刺杀创造条件。专诸作为关键人物,其孝顺与忠诚令人动容,母亲为让他能毫无牵挂地完成使命,毅然自尽,展现出一种大义。整个故事生动展现了春秋时期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人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也凸显了在这乱世中,忠义与孝悌等价值观的碰撞与坚守。伍子胥的智谋、专诸及其母亲的义举,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张力的历史画卷,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人性的光辉和悲壮。

——记于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