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家那女孩一比,便知为何姐姐掌权用强阵容打造了差劲节目
说实在的,《姐姐当家》一公布消息,我就特别盼头。
要说到现在的综艺圈,确实还没有哪一档专门关注中年女性的观察类真人秀。
这一档节目的嘉宾阵容还挺有看头的——有谢娜,著名的主持人;董璇,单亲妈妈,前夫的经历挺特别,刚办理了二婚;王琳,自己一个人住的单亲妈妈,表现得挺孤独的;还有万千惠,她嫁给了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父母那辈人。
这些姐姐们在公众面前都挺光彩照人的,可生活里也是一堆琐碎事儿得自己扛。
她们在处理这些麻烦的时候,跟年轻人有点不同,毕竟阅历丰富,想法也更成熟;跟普通中年妇女有些相似,都是经历不少,心里有点沉稳。至于那生活的点滴智慧,也总是能找到既实际又能撑过去的办法。
这些内容本来是观众期待看到的,可看完三期节目后,叨姐只想说,实在是挺让人失望的哦。
我觉得这个节目不太行,主要是有两个地方搞砸了。
一开始就得说,这个节目时间太短,剪辑也搞得不怎么样。
《姐姐当家》每集差不多110分钟左右,除了片头片尾、广告和观察室里嘉宾闲聊,姐姐们每个人的出场时间也就不到20分钟。
第一期节目里呢,王琳和万千惠的出现时间也就差不多15分钟和13分钟左右;到了第二期,董璇的时间更短,就只有12分钟左右。
像这种晒生活的真人秀,12分钟基本上也就几乎没有什么实在的亮点。
《姐姐当家》可以说是中年版的《我家那闺女》,还有新出的《闺女》也不错。四个女嘉宾,上下两集加在一起差不多三个小时,每个人的出场时间大概40分钟,展示的内容也就更宽泛、更丰富一些。
本来时间就不长,剪辑得也挺碎的,有时候看完一集感觉差不多没看一样。
拿董璇来说吧,第一期她的生活安排就是上半段和闺蜜碰面,到了后半段又和喜人聚在一起,中间还穿插了一段求婚的视频片段。
第二期呢,内容感觉没那么丰富,就是喜人朋友聚一聚,过程中还闹出了点付钱的事情,回家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小矛盾。
第三期里,董璇和张维伊一起开车去了阿那亚,看那日落的美景。
这些内容放到一块儿的话,也就能播完,最多也就一集半吧。
因为时间太短了,每一期看下来,感觉就像节目组虽然一整天都在跟拍,但没啥计划没有引导,所以拍出来的素材也不像有价值的内容,给人一种没啥收获的感觉。
至于观察类真人秀的关键部分——观察室的内容,《姐姐当家》表现得确实挺一般的。
像《我家》系列那样,《姐姐当家》的观察室里也有主持人李维嘉、倪萍,还有飞行嘉宾王子文、张泉灵、杨迪等,还有一些专门研究心理、情感或者社会学的专家,再加上每位嘉宾的家人。
而且,这个节目还特别邀了15位不同领域的女性,组建了个观察团。
按理讲,这个观察团的阵容还算挺奢华的,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播出的片段本身就没啥好讨论的,还是这些嘉宾的发言都没啥价值,反正每期节目的观察内容都很短,几乎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特别是嘉宾家的亲人,有时候一整个节目录下来,可能都听不到几句话,也搞不清楚请她们来干嘛。别说家人了,印象中,连杨迪好像也没啥镜头出现。
观察室的作用,实际上就在于借由分析嘉宾在节目中的生活状况以及她们遇到的问题,把一些个人的困扰变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讨论话题。
同时,也要把控话题的走向,帮嘉宾避免陷入可能引发偏激的争议。
这两方面,《姐姐当家》都没掌握好。
其实,《姐姐当家》里面,并不是没有值得大家聊聊的话题。
像王琳的日子,就挺有代表性的。她的原生家庭不太美好,经历过两次婚姻,单身带着孩子长大。现在一个人住,也在努力寻找人生的新意义。
董璇是个二婚的单亲妈妈,没有和新婚的老公同居,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咱们琢磨琢磨。
不过观察室里的议论呢,基本上都停在表面层面,不但不深挖,也没有继续往下展开。
说到王琳呢,感觉他们就觉得她挺可怜的,反正怎么做都不管用;再说董璇的二婚,直接就把她归为“找了个儿子”,这种一盖而下的标签化方式,可能比网友们自己分析得还不透彻。
咱们再进入《闺女》的观察室瞧瞧。
每位观察室的嘉宾,也包括每个女儿的妈妈,都会轮流表达自己的意见。毕竟,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角度,这对观众来说挺有启发作用,有时候还挺有趣的。
像孙怡那段播完后,齐思钧就问其他妈妈对于女儿结婚这事儿的看法。张予曦的妈妈就说啦,得先浪费两年以上的时间再考虑结婚,其次呢,张予曦的爸爸酒量不错,她打算让未来女婿喝醉了,然后看他会暴露出啥样的本性。
孙怡的妈妈如今一直忙着帮孙怡带孩子,还说自己会全力支持孙怡,愿意牺牲一切。
刘思远问她,是不是希望孙怡也那样对待自己的女儿,孙怡妈妈回应说,那得看她自己怎么想,我不强求。
管乐妈妈夸了一句“中国好妈妈”,刘思远赶忙补充道:“不过,对于我们而言,也不能理所当然地觉得,妈妈一定要帮忙带孩子。”虽然妈妈可能怀着自觉的奉献心,但我不能轻易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看法跟《姐姐》里只一味让王琳这个当妈的放手的做法相比,真是差距明显。
这不就是个正确的指引吗?
挺有意思的事啊,《姐姐当家》的导演陈歆宇,原本在芒果台工作的,后来转到了猕猴桃平台,他还掌控了《我家》系列的制作,显然他对这类综艺节目该怎么搞才吸引人,早就挺清楚的。
你说这事吧,换了新东家的作品反而没那么出彩,可能是因为环境变了,团队搭配不一样,或者资源调配上出了点差错,也许是风格不太对口,总之就是感觉比以前差点意思。
要不就是目前的团队,比如原来的那帮得力;要不就是新平台缺少行家,节目组直接随便应付,不然也说不过去,怎么看两个节目的差距都挺大的。
#百度带货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