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刚登上世界第一,美媒还没来得及反驳,俄专家就泼了一盆冷水
歼-20刚被捧上“世界第一”的宝座,美国媒体还没来得及发声反驳呢,俄罗斯专家就跳出来泼冷水了:“中国武器性能确实强,但都没经历过实战啊。”
这倒不是人家故意挑刺儿,说的是实情。就说东风 - 17吧,能以10马赫的速度蛇形穿云裂雾,可谁也不清楚在战场电磁风暴的干扰下,它能不能精准砸中目标。还有055大驱,火力上完全能压倒“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可它从来没在波斯湾那种“满屏干扰加上蜂群攻击”的极端恶劣环境下跟敌人交过手。
再看看美军那边,F - 35的隐身涂层在叙利亚沙漠里被晒得脱落,这才促使他们研发出耐磨涂料;红海那边无人机狂轰滥炸,把“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雷达滤波算法打得千疮百孔,这才有了系统的升级。这些看似丢脸的经历,最后都成了他们战斗力提升的垫脚石。
反观咱们中国的武器,最大的短板其实不是技术,而是“没挨过打”。之前出口到中东的无人机,在沙尘暴里光学系统直接就罢工了;亚丁湾护航的舰艇,被海盗用几十块钱的GPS干扰器就给忽悠得晕头转向。实验室里再精密的设计,也模拟不出这些真实的“战场伤疤”。
不过,中国厉害就厉害在,就算没打仗,也在拼命营造打仗的感觉。就说枭龙战斗机吧,在克什米尔击落米格 - 21后,三天内火控系统就回炉升级了;沙特用东风 - 21改进型拦截胡塞武装导弹,收集到的数据立马就反哺到国内型号的改进上了;就连PLZ - 45火炮,也是靠着出口到中东打出来的炮管磨损曲线,倒逼着厂商改进锻造工艺。
更猛的是咱们的“自虐式军演”。055大驱主动把雷达关了,在“半瞎”的状态下发射导弹;南海靶场用退役舰艇当“电子陷阱”,诱导导弹误判攻击目标;朱日和基地复刻美军预警机信号,把歼 - 20逼进“全盲空战”的训练模式。
俄罗斯专家卡申说的话虽然有点糙,但道理是对的:“中国缺的是战争经验,不是战争能力。”中国把武器出口当成测试场,把极限军演当成磨刀石,把别人的战争当成教材,每一套武器系统都在默默地进行“实战化”改造。
等真到了打仗的那一天,中国的导弹可不是第一次飞行,中国的战舰也不是第一次挨打。
你觉得没有实战经验的中国武器,到底能不能经得起战场的检验呢?在那些“自虐式测试”里,哪个让你印象最深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中国军工“无战而战”的逻辑。#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