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支航母战队在建中?九艘驱逐舰环绕,004超越十万吨势在必行
最近,关于004型航母的议论又引起了国际军事观察家们的关注。不管是卫星拍摄的图片,还是船厂里的最新动向,从配套舰艇的建造速度到动力系统的技术革新,一系列线索显示,这款航母的排水量可能会超过10万吨,还很可能搭载世界一流的电磁弹射系统。
更让人振奋的是,这艘“海上巨无霸”相关的整个航母编队似乎已经开始集中建造——九艘新一代驱逐舰像群星似的纷纷亮相,预示着中国远洋作战实力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国际军事圈曾经一度以为中国航母会一直停留在“中型航母”的层面上,但事实狠狠地扇了他们一个耳光。从辽宁舰的6万吨,到山东舰的7万吨,再到福建舰的8万多吨,中国航母的“尺寸”在不断增加,明显呈现出膨胀的趋势。
而004型,从一开始设计时就打算达到超级航母的水平。10万吨级可不是随便猜的,而是结合舰体分段长度、船坞改造的规模以及配套弹射系统的要求,综合推断出来的结果。
吨位的增加可不是单纯为了“越大越牛”,那可是实战需求的直观反映。盘算得更大的甲板空间,能让舰载机的调度变得更顺畅,而船身更深还能装载更多的燃料和弹药,实实在在提升战斗力。
尤其得留意的是,004或许会用核动力,这样一来,常规动力航母的续航问题就彻底没得商量了,也让中国的航母真真切切具备了“走遍全球”的底气。
航母可不是孤军奋战的家伙,战斗编队的整体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最近,江南和大连两大造船厂同时开始建造的9艘052DL改进型驱逐舰,被外面的人都认为是004的“贴身护卫”。
这批新舰最厉害的升级,就是把直升机甲板加长,能装得下直-20反潜直升机,双波段雷达加上一体化隐身桅杆,防空反导性能一下子提升不少。
更让人琢磨的是,这九艘驱逐舰里头,很可能会夹杂着055A型。跟现在在役的055万吨大驱比,055A据说会装备全电推进和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那可真是“矛与盾”的组合。这种高低级别的搭配,明显是在为未来004号的远洋大决战做准备。
福建舰已经用三条电磁弹射轨道,证明了咱们中国技术的成熟度,而004号舰的话,可能会把数量变成四条。其实有个小秘密:美国“福特”级战舰折腾了十几年才算搞定电磁弹射,但我们中国从陆地试验到装上到战舰上用,光用了一半的时间,真是厉害了。
马伟明院士团队的中压直流技术方案,不光在稳定性方面远超美国的交流电系统,还顺带搞定了舰载能源调配的难题——以后用激光武器上舰,不需要再额外配发电机了。
这种“一步到位”的研发套路,正是咱中国军工的一贯作风。不走那种“挤牙膏”式的逐步改进,而是直奔下一代技术的目标。回头看看那些曾经嘲笑“中国电磁弹射只不过是PPT方案”的外媒,脸都快被打肿了。
别看004目前还在船台上“半成品”的阶段,其实它牵扯的可是千亿规模的产业链。从鞍钢的特种钢材到上海电气的大型轮机,从航天科技的舰载导弹到电子科技集团的相控阵雷达,全国超过二十个省市,几千家配套企业都被调动起来。这种“国家重器”的带动作用,比发十轮消费券还管用。
更重要的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积累的技术会逐步向民用延伸。比方说,004所用的智能焊接机器人,现在已经开始应用于LNG运输船的制造;为舰载机开发的钛合金3D打印技术,也很快被民航企业学会用了。这种“军转民”的良性循环,才是真正的高科技“造血机”。
等004一亮相,加上它那“豪华陪衬”,西太平洋的局势就要大不同啦。美国海军习惯的“双航母威慑”策略,嘿,估计会彻底失灵——毕竟,中国也能在东海、南海同时发挥两支完整的战斗群。而且呀,我们的航母可是“崭新出厂”的,不像美军那些“快过时”的老货,零件掉个不停。
有网友打趣,说现在看中美的航母,就像换智能手机一样:美军还用“苹果4”,咱们已经用上“华为Mate60”啦。虽然这比喻有点夸张,但技术差距确实是在不断缩小,肉眼都能看得出来。
004一旦服役完毕,第一岛链就变成了个纯粹的地理名词,而中国海军的行动范围会直接延伸到第二岛链,甚至更远的地方。
从“辽宁号”的试水阶段,到004的高调亮相,中国海军航母的发展不过短短十几年。这背后,离不开完整工业体系的支持,也离不开自主研发的坚定决心,还体现了几代军工人默默耕耘的辛勤付出。
下次上热搜,也许就会是004下水那一声震撼全球的汽笛声。而我们呢,只要提前做好掌声,目睹咱中国“海上长城”一砖一瓦地筑向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