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吉祥如意,主办方转头就取消,西安歌迷白等了
西安奥体中心门口,晚上七点半的夕阳把粉丝们手里的荧光棒照得发亮。小杨提前三小时就来占位,手机里还存着抢票时系统崩溃七次的截图。谁能想到,距离偶像登台还剩90分钟,大屏突然弹出那行刺眼的通知:"因不可抗力,本场演出取消。"现场瞬间炸了锅——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有明星在西安临时放鸽子了。
一、承诺像泡沫,一戳就破
主办方微博评论区早被攻陷,最新那条"吉祥如意·相约西安"的宣传海报下,点赞最高的回复是张表情包:熊猫头举着"退钱"的灯牌。有粉丝翻出三个月前预售时的文字游戏:"如遇特殊情况将启动应急预案"——原来所谓的预案就是全额退票加一句道歉?更讽刺的是,当天下午还有工作人员在发放印着"永不失约"的应援手幅。
业内人都知道这套路。某演出公司策划透露,这类操作通常分三步走:先拿明星档期当诱饵敲定场地,再用"拟邀名单"刺激预售,最后找个设备故障或报批问题的万能理由。去年成都某音乐节甚至发明了"天气雷达显示50%降水概率"这种玄学借口,结果活动当天烈日当空。
二、粉丝不是ATM,情怀不该被透支
现场有位穿汉服的小姑娘蹲在台阶上改签高铁票,她专门从兰州赶来,酒店钱都够买两张内场票。黄牛老李倒很淡定,他早摸透规律:"但凡海报印'重磅'俩字的,八成要黄。"这话不假,上个月某乐队西安站取消前,宣传稿里用了整整十二个"震撼"。
演出行业协会的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西北地区大型活动取消率同比上涨37%,其中70%发生在票务平台完成结算后。心理学教授王颖的团队做过调研:反复被放鸽子的粉丝会产生"承诺焦虑",就像总被取消航班的旅客,最终会对整个航空系统失去信任。
三、契约精神不该是奢侈品
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西安文旅局刚发布"演出市场规范化白皮书"。文件里那个烫金的"信"字,在现场照明灯下显得格外晃眼。有资深乐迷提议学学日本Livehouse的"开演险"——因主办方原因取消的场次,除了赔票款还得补偿差旅费。但这话刚发到超话,就被一堆"想多了"的回复淹没了。
体育场清洁工开始收拾满地狼藉时,广播突然响起《好运来》的旋律。不知道是哪个工作人员的黑色幽默,就像不知道下次被鸽时,粉丝们还会不会相信海报上那些漂亮的成语。毕竟当"不可抗力"成为常用词时,谁还记得当初买票时的心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