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特朗普“曲线加税”:铜和药品关税猛增至200%,影响几何?
耀世娱乐介绍
耀世娱乐介绍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特朗普“曲线加税”:铜和药品关税猛增至200%,影响几何?

说起特朗普的贸易套路,就像一部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的剧。但在这团看似混乱的烟雾里,其实藏着一套他屡试不爽、且让对手头疼的剧本。这套剧本的核心,说穿了也不复杂:先把调子拉到最满,给你点颜色看看,让你心慌、让你急,逼你坐下来谈。

等你坐下了,他可能会假模假样地退一步,让你觉得好像占了便宜,签个对他有利的临时协议。但别以为这就完了,他盯着时机呢,随时可能翻脸不认人,把协议撕了,再来一轮更狠的极限施压,直到榨出更多好处。这个循环往复的模式,哪是什么高明的国际外交,分明就是赤裸裸、野蛮生长的商业谈判技巧被他拎到了世界舞台上。

这套手法之所以能玩转,当然不是因为他有多高明,而是手里攥着一张百年来积攒的王牌——美国无可匹敌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的霸权地位。换个人这么玩,早没人理了。可就算有这天大的本钱,他也正以光速往外挥霍,透支着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信用。

各国又不是傻子,被他这么折腾了几次,谁不长记性?现在跟美国打交道,都得多个心眼,留条后路,这正慢慢变成国际社会的生存指南。毕竟,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可太丢人了。

不是吗?你看前阵子,他给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划了条红线,说什么7月5日关税缓冲期到头,要搞“对等性”关税。结果呢?没几个买账的,都绷着呢。眼看大范围的威胁像扔石头进大海,连个水花都激不起多大时,他又开始变招了。

先是放出狠话,嗖嗖发了14封信,语气硬得像块石头,就差没说“没得谈了,准备挨打吧”。可这正是他最拿手的把戏:虚晃一枪!话音未落,转头又说,行吧,再给你们点时间,到7月31日,还能谈。

这套一推一拉、恩威并施,玩的就是心理战,把你胃口吊起来,又给你点希望,逼你赶紧投降。接着又放风说,7月9日还有一波针对“不明对象”的信要来,就是要让你心里一直悬着,觉得时间不多了,得赶紧做决定,别再观望了。

定点清除:玩不转全面施压后的新花样

当那种针对整个国家的全面施压遇冷,像扔石头进大海激不起多大浪花时,他就换了个思路:与其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如来点精准打击,搞“定点清除”。于是,他突然宣布,要对进口药品和铜产品这两个特定目标下手,单独加征高税。这棋走得更偏、更怪,明摆着是想掐住你某个行业的脖子,把你在大谈判桌上逼得没脾气,老老实实吐出点筹码来。

你看他怎么折腾药品进口:放出风来,要最高加征200%的关税!虽然给了个一年缓冲期,但这招背后的公开目标清晰得很——把那些跑到海外的制药厂拽回美国,听着像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一部分。毕竟,美国一年吃掉两千多亿美元的进口药,其中七成以上来自欧洲。这笔钱,这堆就业岗位,他眼馋得很。

可最绝的在这儿:这事儿至今还停留在“要干”阶段,没个准谱儿,没有明确的时间表,说启动就启动,说停就停。这种吊胃口的模糊,本身就是件趁手的兵器,强大的威慑工具,就像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直悬在欧洲那些主要药品出口国头顶。意思大概就是:别撑着了,也别等着看了,赶紧过来谈!这比直接加税更让人寝食难安。

有意思的是,这老兄在药品关税上,算盘打得那叫一个精。他要拦的是那些已经做好的成品药,但对原料药却手下留情,网开一面。目前在中美之间,很多医药研发生产外包(CDMO)和绝大多数原料药至今还享受关税豁免。

这小心思,明摆着呢:把那些可能带污染、利润相对低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外,而把挣大钱、技术含量高、能提供高薪岗位的成品制造和研发拉回自己家。

所以对中国来说,这药品关税的直接影响倒没多大。我们出口美国的成品药本来就不算主力,去年对美出口的西药(含制剂与原料药)也就六十多亿美金,跟总盘子比起来也就是个零头。但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护主义苗头,不能不警惕。

搅动全球市场的那根“稻草”

说完了药,再看铜。这又是一个瞄准特定目标的例子。他放出话,要对进口铜加征50%的特别关税,而且威胁说最快月底就拍板实施。目的跟药差不多,也是想让铜矿开采、冶炼这些环节回到美国,修补美国的产业链,扭转制造业空心化的趋势。

但你看主要对美国出口铜的国家是哪些——智利、加拿大、墨西哥、秘鲁、刚果(金)。这背后藏着的小心思,就更清晰了。这些都是美国的“后院”,特朗普一直将美洲视为自家禁脔。

可偏偏在之前那个“对等性”关税问题上,很多邻居都不买账,在他面前态度强硬,就是不肯让步。所以这铜关税,与其说是重建产业链的决心,不如说更像是在这些不听话的骆驼背上,找根稻草,想试试能不能压垮它们。虽然这根稻草分量可能不大,作用可能有限,但对现在急着出牌、要给国内看点政绩的他来说,总比没有强。

结果呢?这根“稻草”一扔出来,全球金融市场立刻被搅得鸡飞狗跳。国际铜期货瞬间乱成一锅粥,盘中价格一度飙升了17%,直接创了三十多年来的单日最大涨幅。虽然收盘回落了点,但还是涨了近10%。可见这种折腾,哪怕只是个悬而未决的威胁,对全球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的破坏力也不容小觑。

对中国来说,这事儿的影响更像是隔山打牛,但劲儿也不小,而且更侧重长期和结构性挑战。我们是全球最大的铜加工厂,产能占了一大半,顶得上美欧日加起来的两倍,可问题是,我们自己缺矿!我们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每年消耗量惊人,高达一千四百多万吨,但这背后超过七成的原料得靠进口,自己的铜矿连四分之一都供不上。这才是软肋。

特朗普这招要是真落地,不光全球铜价要洗牌,那些本来卖给美国的铜,就会一股脑儿涌向国际市场,跟我们抢原料,加剧外部竞争。等于是掐住了我们原料进口的命门,让我们这个“世界加工厂”在原料端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压力。

特朗普似乎挺享受这种当拳击场控场者的滋味,随心所欲地出拳、收拳,一会大开大合搞全面施压,一会单点击穿搞专项关税。反正全面施压不灵了,就换个商品下手,总能搅出点乱子,给自己挣点谈判筹码,显得还在“干事儿”。

可美国的国际信用,那可是攒了上百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家底,正被他这么一轮一轮地折腾,眼看就要玩砸了。这百年基业,究竟还能让他这么折腾几轮?没人知道答案。但全世界,大概都已经在盘算自己的“备胎”和“后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