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女排超龄危机:一队客满无座,投奔江西或是最好安排
后台又有人追着我骂,说我整天盯着天津女排那点事儿不放,是不是收了对家的钱。
我寻思着,这问题问的,就好像在问鱼为什么在水里游一样。
大哥,您自个儿瞅瞅,当今天下排坛,谁家的话题能有天津女排响?
人家前脚刚把全锦赛冠军奖杯又揣兜里,后脚就跑土耳其跟费内巴切那种世界顶级豪门掰手腕去了,这叫什么?
这叫格局。
我不写这顶流,难道去报道哪个村的排球友谊赛吗?
干我们这行的,就得像只苍蝇,哪儿有肉味儿就往哪儿叮,不然就得喝西北风去。
说回正事。
排协那帮老爷们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一拍脑袋,出了个新规定,说是25-26赛季的青年队,队员必须是07年1月1号之后出生的。
嘿,这话一出,天津青年队里那六个06年生的姑娘,比如陈鹤心、单茜琳她们,瞬间就尴尬了。
一夜之间,还没来得及在一队崭露头角,就直接被划进了“超龄”的行列。
你说逗不逗?
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当打之年,却被一张A4纸给“退休”了。
这哪是规定啊,这简直就是给她们的职业生涯来了个急刹车。
想继续打球?
路就两条。
要么,挤进那已经人满为患的一队;要么,卷铺盖走人,转会。
先看第一条路,上调一队。
这念头,想想都觉得悬。
天津一队现在是个什么光景?
那是龙潭虎穴。
李盈莹这尊大佛稳坐中堂,旁边还有王艺竹、陈博雅这些狠角色护法,再加上一堆实力不俗的中生代球员,板凳深度都快溢出来了。
你现在想塞六个新人进去?
别说门了,连窗户缝都没有。
这就好比一场盛大的宴席,桌上早就坐满了各路神仙,你端着碗筷想挤进去,人家只会客气地告诉你:“不好意思,没位置了。”
所以啊,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局”的味道。
路走不通,就得有人给你“开”一条路。
这条新路,很可能通向江西。
为啥是江西?
两个字:缺人。
一支新组建的队伍,啥都缺,最缺的就是能打硬仗的球员。
更绝的是,现在坐在江西女排教练席上的人,是陈友泉。
陈指导是谁?
天津排坛的老熟人,自己人。
这下你品,你细品。
把自己家青训培养出来的好苗子,送到一个知根知底的老哥们儿手里,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既能让队员们在新赛季有球可打,不至于荒废了,又能把这些潜力股继续攥在自己的体系里。
说白了,这哪是转会,这简直就是建了个“天津二队”的分矿。
这盘棋下得妙啊。
等这批小将在江西练个一两年级,打出来了,天津这边一队有需要了,一个电话,随时都能召回来。
这操作,比把她们扔到别的俱乐部当竞争对手,可高明太多了。
这背后是天津排球王朝为了延续自己统治力布下的深远棋局,每一步都算计得清清楚楚。
当然,棋盘上落子的每一步,对棋子本身来说,都是命运的巨变。
对于陈鹤心、李雪她们来说,从一个冠军之师,到一个前途未卜的新军,这心理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
前一秒还在梦想着站上联赛最高领奖台,后一秒就可能要去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开荒。
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们自己能体会。
所以说,这到底是为姑娘们的未来着想的“最优解”,还是天津排球帝国版图扩张中的一次“必要牺牲”?
恐怕连局内人都说不清楚。
成年人的世界,利益和人情总是交织在一起,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
反正,新赛季要是真在江西队名单里瞅见了这几个熟悉的名字,各位也别太惊讶。
这不过是这盘大棋里,一颗棋子的正常移动罢了。
至于这步棋走得到底是好是坏,赛场上见真章吧。
到时候,咱们再来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