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别吹了,这场“入围赛决赛”的背后,不过是一场算计到骨子里的生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别吹了,这场“入围赛决赛”的背后,不过是一场算计到骨子里的生

魔幻,真是越来越魔幻了。

现在这电竞圈,已经进化到连一场入围赛都能被吹成“堪比决赛”的地步了。你敢信?IG对T1,LPL四号种子打LCK四号种子,理论上是两个赛区“吊车尾”的菜鸡互啄,结果硬生生被炒成了火星撞地球。

解说王多多老师说,这流量堪比决赛。他说的太客气了。这哪是堪比决赛,这简直是把决赛按在地上摩擦,是把一整年的恩怨情仇、粉丝骂战、资本博弈,全部浓缩在了这个BO5里。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设计这赛制的人,我怀疑他上辈子是做娱乐圈狗仔的,太懂怎么拿捏人心了。他根本不是在办比赛,他是在做一档年度S级的“抓马”真人秀。

他知道你们想看什么。

你们想看Faker老树开新花,也想看TheShy重回陆地神仙;你们想看LPL能不能打破0胜魔咒,也想看LCK能不能捍卫赛区荣耀;你们最想看的,是GALA和Meiko这对“老来得子”的组合,怎么去碰一碰Gumayusi和Keria这对“天作之合”。

所有的情绪,所有的期待,所有的历史包袱,啪,给你怼一块儿了。

这就是一门生意,一门把观众情绪当燃料的生意。比赛还没打,流量的篝火就已经烧得比S赛的冠军奖杯都亮了。

所以,别再天真地讨论什么竞技纯粹性了。

当一场入围赛的热度能直接让服务器宕机时,它就已经脱离了“游戏”的范畴,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情绪狂欢”和“身份认同”的站队游戏。

你支持IG,你就是LPL最后的希望;你支持T1,你就是坚定的韩杂。简单,粗暴,上头。

流量,就这么来了。

1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被架上神坛的“入围赛决赛”,到底要怎么打?

所有人都把显微镜对准了下路。GALA,这个在RNG坐了冷板凳,在LNG迷失了方向,最后在IG上演“王者归来”剧本的男人,成了风暴的中心。

T1肯定会针对GALA,这用脚指头想都知道。

废话,当然要针对。一个队伍的战术核心,就像一家公司的核心资产,对手的商业间谍不搞你搞谁?Gumayusi和Keria这对组合,在LCK那边也是杀穿了的存在,他们能不懂这个道理?

所以你看,这事的有趣之处就来了。

IG和T1的BP博弈,本质上不是一个战术游戏,而是一个经济学模型下的“资源互换”游戏。

GALA就是IG手里的“核武器”,威慑力巨大,轻易不能动用,但只要他能拿到自己舒服的英雄,比如卡莎、卡莉斯塔,他就能给你变出戏法来。

而T1的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IG的“核武器”发射不出来。

他们会疯狂Ban掉GALA的英雄池,会疯狂针对下路搞四包二,会逼着IG做选择题。

这道题是这样的:

A:我IG豁出去了,就是要把宝全压在下路,给GALA拿绝活,然后祈祷上半区能顶住压力。

B:我IG玩一手田忌赛马,放掉下路的绝对线权,去换取中上野的优势,相信GALA能用操作和经验自己找补回来。

你看,这像不像创业公司融资?

A方案是“All in”模式,赌一个超级爆款,成了就上天,输了就清盘。风险极高,但回报也极高。

B方案是“多元化”经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稳健,容错率高,但可能因为资源分散而无法形成尖刀效应,最后温水煮青蛙被耗死。

IG的管理层(教练组),现在头都大了。

今天让你拿卡莉斯塔赢了,下一把你还想拿卡莎?想得美。T1的教练Kkoma,那是什么人?三冠教头,玩战术的心都脏。他会让你舒舒服服地拿到想要的阵容?

做梦。

2

王多多老师说,BP就是一个交换和取舍的游戏,你永远不要追求在BP上把对面爆了。

这话说的,既对,也“废话”。

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因为对于顶尖队伍来说,BP的本质已经不是“我要赢”,而是“我不能输”。听起来很绕,但意思是,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想在BP阶段就聊斋。你想拿版本T0,我也想拿;你想counter我的英雄,我早就在大气层预判了你的预判。

所以BP到最后,比的不是谁更聪明,而是谁的“plan B”更多,谁的英雄池更像马里亚纳海沟。

你IG想保下路,可以,那你的上路TheShy就得准备接受“坐牢”套餐,什么蝎子、石头人,怎么恶心怎么来。TheShy他愿意吗?(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毕竟Shy哥的世界我们不懂)

你T1想掐死GALA,也行,那你就要承担Faker在中路被针对,或者Oner的野区被反烂的风险。

这就是交换。

你不可能什么都要。就像你找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这种好事凭什么轮到你?

IG和T1的BP,就是一场顶级的商业谈判。

双方把自己的核心英雄(核心资产)摆在桌上,然后开始极限拉扯。你禁我一个卡莎(核心技术专利),我就抢你一个沙皇(核心市场份额)。你拿岩雀打野核(新兴赛道),我就拿泰坦搞开团(传统优势项目)。

最后的结果,往往不是谁赚了,而是双方都拿到了一套“虽然不完美,但还能玩”的阵容。

然后,就看选手们的个人能力和团队执行力了。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看BP,比看正片都有意思。那几分钟里,充满了谎言、试探、陷阱和妥协,像极了我们成年人的世界。

3.

所以,我们到底在期待什么?

我们期待的,从来不是一场单纯的游戏胜利。

我们期待的,是故事。

是GALA在职业生涯末年再次证明自己的“爽文”故事;是Faker挑战自己第四个冠军的“传奇”故事;是LPL在自家门口,面对宿敌LCK,捍卫荣耀的“热血”故事。

IG和T1的这场对决,之所以被注入了如此庞大的情绪价值,就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对“故事”的一切幻想。有宿命、有恩怨、有天才的碰撞、有老将的坚持。

这剧本,好莱坞的编剧都写不出来。

最终谁输谁赢,重要吗?

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被放大、被宣泄。我们骂过、笑过、紧张过、期待过。我们在这场虚拟的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身份。

我们消费的不是比赛,是比赛带给我们的情绪价值。

这场所谓的“入围赛”,不过是主办方精心烹制的一道开胃菜。它用最顶级的食材(两支顶流队伍),用最大胆的烹饪方式(BO5单败淘汰),就是为了吊足所有人的胃口。

我们明知道这是“流量阳谋”,但我们还是心甘情愿地跳了进去,并且大喊一声——

真香。

所以,别想那么多了,好好享受这场提前到来的“决赛”吧。

毕竟,这种能让整个圈子都为之疯狂的纯粹对决……不多了。

它就像一场盛大的烟火,注定短暂,但足够绚烂。

而我们,都是抬头看烟火的人。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