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小马科斯军方进入红色警戒,民众街头高呼下台,玩火必自焚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小马科斯军方进入红色警戒,民众街头高呼下台,玩火必自焚

前言

近期,菲律宾国内的局势突然乱了,众多民众走上街头进行抗议,主题则是“反贪腐”。

而菲军方更是突然宣布全军进入"红色警戒",取消休假,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支持菲律宾警察维持秩序。#百度带货夏令营#

表面看这是为了应对可能破坏社会秩序的抗议者,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小马科斯这是真慌了。

60%防洪资金人间蒸发,马尼拉依然水患不断

数字往往最能说明问题。当你看到5450亿比索这个庞大数字时,很难想象这竟然是菲律宾两年来的防洪专项资金总额。

更让人震惊的是,菲律宾审计委员会的调查显示,这笔巨款中有60%在工程开工前就被瓜分干净,消失在承包商和政府官员的私人账户中。

圣杰拉德公司的"路灯项目"最能说明这种荒谬。该公司三年内斩获超过300亿比索的防洪合同,却通过拆标手段将一条公路分成五个标段重复拨款。

单条路的路灯安装预算竟然高达9亿比索,实际花费不到1亿,剩下的钱全部流向海外房产市场。结果呢?一半路灯到现在还亮不起来。这哪里是搞工程建设,分明是集体抢劫。

当马尼拉的贫民窟在每次台风后都变成泽国时,那些本该用来保护他们的资金却躺在承包商的海外账户里。

承包商在听证会上直接承认,想拿到政府项目必须向官员支付10%到25%的"预付佣金",甚至点名小马科斯的表弟罗穆亚尔德斯参与其中。

审计委员会的现场测量更是令人愤怒:多个防洪项目的实际工程量只有申报的三成,而承包商的利润却高达四成。民众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从9月初开始,抗议者聚集在公共工程部门前,投掷泥浆、臭水和腐烂蔬菜,高喊着"贪污"和"下台"的口号。这不是简单的反腐抗议,而是对整个制度失效的绝望呐喊。

当政府宣称要为民造福,却让承包商在防洪工程上大发横财时,老百姓还能相信什么?数据显示,参与抗议的年轻人占了63%。

这些18到25岁的菲律宾人,面对的是平均负债1.8万元人民币的国家债务和连买米都困难的生活现实。

抗议活动迅速从地方蔓延到全国12个主要城市,规模之大被政治观察家认为是2016年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军方喊着"忠于宪法",小马科斯为何心里发虚

菲律宾军方的表态很耐人寻味。武装部队发言人帕迪拉先是强调"部署是为了保护民众",随即话锋一转:"军队只忠于宪法,不是任何个人"。这句话在菲律宾政治语境里简直是政治密码。

菲律宾防洪工程根本不起作用

1986年推翻老马科斯的"人民力量革命",不正是国防部长恩里莱和总参谋长拉莫斯喊出"忠于宪法"的口号吗?更值得琢磨的是军方的实际动作。

以往的抗议活动,军警守住总统府和国会就够了,这次却是全军进入红色警戒状态。这种非同寻常的部署,暴露了小马科斯内心的恐惧。

他怕的哪里是抗议失控,分明是怕自己重走父亲流亡美国的老路。小马科斯上台后确实下了一番功夫控制军队。

现在执掌国防部的特奥多罗本身就是他的政治盟友,包括布劳纳在内的一大批菲军将领都是他提拔上来的。但这种通过人事安排建立的政治忠诚有多可靠?历史给出了残酷的答案。

当年率领军队倒戈的拉莫斯,还是老马科斯的表弟呢。血缘关系在政治利益面前,往往不堪一击。更关键的是,小马科斯之前推行的军警人员养老金制度改革,动了菲军警部门不少人的蛋糕。

退役将领中对小马科斯不满的大有人在。这些退役将领虽然离开了一线,但他们在军内的影响力依然存在。若是有人决定铤而走险,拉拢军内的老部下采取行动,菲律宾随时可能出现兵变。

菲律宾军方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属性——亲美。军队现在坚定站在小马科斯一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华盛顿还没有传达出放弃小马科斯的信号。

一旦美国对小马科斯的执政能力失去信心,菲军的天平就会迅速倾斜。美国国务院最近对菲律宾政局表达的"关切",已经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解放军南部战区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的严正警告,更是给小马科斯敲响了警钟:不要以损害中菲关系为代价转移国内矛盾。军方表面的支持背后,小马科斯面临的实际上是多重不确定性的叠加。

22箱黄金的诅咒,马科斯家族逃不掉的宿命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86年老马科斯带着22箱黄金流亡美国时,很多人以为马科斯时代结束了。谁能想到,38年后他的儿子小马科斯重新入主马拉卡南宫,而且正在重演同样的剧本。

老马科斯1965年上台时,菲律宾国债才3亿美元。到1986年流亡时,这个数字飙升到283亿美元,整整增长了94倍。

如今小马科斯治下的菲律宾,国家债务总额已经创下17万亿比索的历史新高,约合人民币2.15万亿元。

当年59%的菲律宾人吃不饱饭,老马科斯的妻子伊梅尔达却收藏了3000双名牌鞋,专门建仓库存放奢侈品。现在的小马科斯,面对民众在洪水中挣扎,却放任承包商将9亿比索转移到海外房产。

这种"百姓饿肚子,家族享富贵"的对比,与当年何其相似。更讽刺的是马科斯家族的"黄金传统"。小马科斯家族还被曝涉嫌洗钱,涉及350吨黄金交易,金额之巨大令人咋舌。

韩国朴槿惠政府的腐败丑闻提供了一个参照。朴槿惠因"亲信干政"被弹劾下台,其根本原因就是家族式的制度性腐败。

东南亚政治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分析认为,小马科斯面临的危机比其父亲1980年代初期更严峻,因为现在的菲律宾民众觉醒程度更高。

菲律宾比索对美元汇率在政治危机爆发后下跌了3.2%,经济增长也下滑至4.1%,低于预期的5.2%。政治不稳定的经济代价正在显现,而这往往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形成恶性循环。

从政治学理论来看,这是典型的"政权合法性危机"。当民众不再相信政府能够为他们服务时,政权的根基就开始动摇。

菲律宾副总统莎拉已经要求扩大调查范围,不仅要查防洪工程,还要倒查两个财年内所有的政府预算支出。这无疑是对小马科斯政府的致命威胁。

杜特尔特家族正在借机发难,试图推动小马科斯下台。菲律宾政局呈现出墙倒众人推的态势。60年了,菲律宾人民到底换来了什么?这个沉重的历史追问,小马科斯必须给出答案。

转移矛盾玩过火,南海成了马科斯的救命稻草

面对内政危机,小马科斯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外交转移。8月份以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制造事端的频率明显增加。这种内政困境推动外交冒险的模式,在国际政治中并不罕见。

当政治家面临国内压力时,往往会通过煽动对外敌意来转移民众注意力。但小马科斯这次可能玩过火了。中国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解放军南部战区发言人的严正警告就是最明确的信号。

田军里空军大校的表态很明确:立即停止在南海挑起事端、升级紧张局势,引入外部势力撑腰注定徒劳无益。

中方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不管菲律宾打算在南海干什么,也不管马科斯政府拉上多少国家为菲律宾撑腰,只要越过红线,遭到反制是必然结果。

小马科斯的算盘是想通过在南海制造紧张局势,让菲律宾民众将注意力从防洪腐败转移到"外部威胁"上。这种策略在短期内或许有效,但长期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

外交政策不应该成为内政失败的遮羞布。更关键的是,小马科斯与菲军方形成的利益共同体结构,决定了军方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反叛。但这种稳定性是脆弱的,建立在权力分配基础上。

美国的态度将是决定性因素。如果华盛顿判断马科斯家族已经无力控制局面,军方和美国都会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

1986年的"人民力量革命"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军方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倒戈。从系统性角度看,菲律宾面临的是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

家族政治、权钱交易、外部依赖,这些结构性矛盾不解决,类似的危机还会反复上演。小马科斯现在的处境可以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内有民众抗议和政治对手围攻,外有中方警告和美方关切。

他能够依靠的只有手中的权力,但这种权力的基础正在被腐败丑闻不断侵蚀。当权力失去民众支持时,它就变成了无源之水。

菲律宾政局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马科斯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重建政府的公信力。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他选择的道路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潭。

南海不是他的救命稻草,而可能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结语

从菲律宾政治危机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马科斯家族的宿命,更是制度监督缺失的必然后果。小马科斯能否打破父亲的历史循环。

关键在于他是否敢于真正触动既得利益集团,而非继续在南海问题上转移视线。你认为小马科斯最终会重蹈父亲覆辙,还是能够成功化解这场政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