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海峡过境量创18个月新高,胡塞威胁阴影下的“风险正常化”!
尽管胡塞武装持续在红海及周边海域对商船发动袭击,但最新数据显示,越来越多船只重新选择通过曼德海峡航行。根据初步统计,2025年8月共有1,044次航行穿越曼德海峡,较7月的952次增长近10%,创下自2024年1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航运回流:风险中的信心回升
2023年底胡塞武装首次发动袭击后,航运业曾大规模绕行好望角。但在过去几个月,部分船东逐渐恢复使用这条关键水道。Dryad Global 分析指出,部分船东出现了对风险的“正常化”倾向,认为在严格规避特定航运目标的情况下,过境仍具可行性。尤其是 液化石油气(LPG)油轮,8月过境量从上月的12艘跃升至21艘,增幅达75%。散货船的增长也尤为明显,达到352艘,受益于黑海谷物出口高峰的季节性需求。
袭击仍在持续
尽管航运量上升,但风险并未减弱。7月,“Magic Seas”号与“Eternity C”号两艘散货船相继遇袭并沉没,造成包括四名海员死亡在内的重大伤亡,多名船员被胡塞武装劫持。8月31日,另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化学品油轮险些中弹,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些事件凸显了红海通行风险依旧严峻。
保证存疑:胡塞的“规则”与国际质疑
胡塞武装试图通过发布“常见问题解答”形式的声明,声称只要船只不与以色列相关,就能安全通行,并特别强调对中国和俄罗斯船只的安全保证。然而,国际航运界普遍不信任这一说法。联合海事信息中心(JMIC)指出,胡塞所谓的“合法化”尝试并不能改变其袭击的现实。针对以色列相关船只的威胁仍被评估为“严重”,而所有船只在该地区面临的总体风险仍旧“高企”。
船东分化:绕航与冒险并存
业内意见存在明显分歧。希腊多家航运公司高层直言,风险“高得无法接受”,坚决避免驶入相关水域;Safe Bulkers 首席执行官则表示,公司不会派遣船只前往连船东自身都“不放心”的地区。但与此同时,部分船东与租船人却愿意承担风险,以缩短航程并降低燃油成本。这种分化导致曼德海峡出现“部分回流”,但尚未恢复至战前的正常水平。
不确定的未来:安全保障缺失
分析人士警告称,当前红海南部和曼德海峡的军事护航存在不足,区域行动如“阿斯皮德斯行动”难以全面覆盖海量船只,令安全漏洞长期存在。Dryad Global 高级分析师 Scarlett Suarez 强调:“虽然部分船东愿意冒险,但运营环境依旧不稳定,海员生命与船舶安全仍然高度脆弱。”
曼德海峡作为全球航运要道,其过境量的上升或许表明部分船东对风险的适应,但并不意味着红海航运安全形势好转。胡塞武装的威胁依然存在,航运业仍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做出艰难抉择。
#琼州海峡停航预警徐闻徐闻港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