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对妻子并无爱意,却每晚都要共度,妻子怀孕后他却又对孩子心生抗拒
徐志摩,这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情场浪子”,原本与张幼仪结为连理,却对林徽因情有独钟。
在屡次追寻无果后,他终究不得不与陆小曼结为连理。在这三段情缘中,他对张幼仪的歉意最深。
张幼仪与徐志摩
他明明对这位妻子并无好感,却依然固执地要求每晚共度房事。
自妻子怀有身孕之际,徐志摩便坚决地表达了他不希望拥有孩子的立场。
最终,张幼仪毅然作出了一项抉择,该决定无疑将成为徐志摩终身的遗憾。
为了透彻理解此事,我们必须追溯至这场不幸婚姻的伊始。
徐志摩
徐志摩,出身于江南名门望族的徐申如先生膝下,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就个人品质而言,他与自己的父亲相比,实难望其项背,尤其在圆滑世故的方面,更是相去甚远。
徐申如的创业之路始于一家酱菜园,尽管家境富裕,却并无显赫的背景势力。
为了寻求权势的庇护,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与根基深厚的张家结为姻亲。而他精心挑选的儿媳人选,便是张幼仪。
张家乃一门风雅,子弟皆闻名于世,均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张幼仪实乃巾帼中的翘楚,12岁那年便踏入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门。按照既定的人生轨迹,她的未来本应是星光璀璨,充满光明。
张家依旧沿袭旧规,将尚未成年的张幼仪许配给了徐志摩。
1924年,张幼仪德国行。
这场婚姻于徐志摩而言,仅是一纸空文,他对这位年轻娇妻并无半点爱意。
徐志摩偏爱那些面容清丽、性格中透着几分野性的新派女性。
张幼仪虽性格木讷、外貌平凡,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对她抱有一种轻视之情。
自新婚之夜起,徐志摩便对妻子态度冷淡,面容始终洋溢着不悦。
尤为令人震惊的是,徐志摩无论是在众人面前还是在私底下,他都一以贯之地将张幼仪称作“土包子”。
《人间四月天》精彩画面呈现——周迅饰演林徽因,黄磊诠释徐志摩形象。
徐志摩对肉体的愉悦同样情有独钟,与张幼仪的相处几乎日日欢歌笑语,夜夜欢宴不断。
除了日常那短暂的交集,他们之间鲜有接触。
1918年,张幼仪生下徐积锴。
原本以为,孩子的到来或许能让徐志摩开始关注自身的需求,然而随着日月的流逝,张幼仪的期待再次落空。
徐志摩的态度依旧冷漠如昔,即便是对亲生骨肉也漠不关心,对张幼仪更是置若罔闻,毫不理会。
在孩子尚幼之时,他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庭,远赴国外深造。
在那个严寒的1920年,张幼仪毅然决然地,冒着风险独自踏上了赴外的征程,只为与她的夫君相聚。
对某人的无情往往一目了然,徐志摩自遇见妻子起,便始终未曾对她展露过一丝和颜悦色,冷漠之情溢于言表,无情的痕迹显而易见。
他身为男子,对那方面的渴望似乎比新婚之际更为强烈,与张幼仪的“亲密互动”亦日益频繁。
晚年张幼仪
张幼仪未能洞悉他的心思,误以为这仅仅是“小别胜新婚”,以为丈夫已经认可了她。
不曾料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徐志摩审视自己的时候,依旧保持着那副横眉冷对的姿态。
实则,张幼仪于此际尚浑然不觉,徐志摩早已心有所属矣。那女子,便是被誉为“林下美人”的林徽因。
1923年,梁思成(位于左一)与林长民(左二)、林徽因(右二)、徐志摩(右一)等人士共同接待了印度诗人泰戈尔。
林徽因与徐志摩之间的情感纠葛,虽非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却也渗透着一种理智与朦胧交织的微妙。
1920年,林徽因随父远足欧洲,于康桥之地,竟与徐志摩不期而遇。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容貌与个性深感倾心,而林徽因在生活中亦对徐志摩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不久之后,徐志摩便开始频繁地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他的爱意。
林徽因
纵然林徽因被对方那股激荡的情感所触动,她心中仍坚守着那份理智。
她与梁思成订有婚约,梁思成的性格亦远比徐志摩更为稳健和务实。
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林徽因最终毅然拒绝了徐志摩。
林徽因
纵然林徽因未曾真正踏入徐志摩的生活领域,但她对他的心灵却造成了深远的触动。
那份求之不得的深切失落,在徐志摩心中滋生出几许妄念,使得他内心汹涌的情欲,不自觉地倾泻于妻子的怀抱。
实则,张幼仪对徐志摩的情感,亦不过是另一种单方面的幻想罢了。
徐志摩与张幼仪合影
感情藏不住。
张幼仪此刻方恍然大悟,始觉徐志摩之心早已离她远去。
她仍旧执着于与丈夫修复关系的愿望。
张幼仪与四孙
张幼仪虽自幼沐浴在新思想的洗礼之中,但其内心深处依旧保留着传统中国女性的鲜明特质。
她深谙一以贯之之道,亦期许在情感的长途中,自己能如滴水穿石,持之以恒。
现实仍令人失望。
张幼仪
1921年,张幼仪怀孕。
她满怀喜悦,心想这个孩子或许能促使丈夫回心转意。
未曾预料的是,当她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徐志摩时,他却勃然大怒,明确表示不愿留下这个孩子,甚至试图说服妻子进行堕胎。
从左至右,依次是张君劢、刘文岛夫人、怀有身孕的张幼仪以及刘文岛。
让张幼仪深感寒心的,是徐志摩竟出示了一份离婚协议,逼迫她签署。
张幼仪瞬间陷入了迷茫,她虽预感到丈夫的心意已有所转移,却未料到他会如此决断与坚决。
徐志摩与张幼仪合影
即便脾气再好的人,也难以忍受此等对待。张幼仪终于不再委曲求全,她并不具备那种放手成全负心汉的豁达。
她坚定拒绝签字。
此时,徐志摩与她针锋相对,似乎毫不退让。于是,他决然离去,无情地舍弃了怀抱着胎儿、身处异国他乡的张幼仪。
张幼仪在上海范园(二排右一)。
悲莫甚于心死,张幼仪已对丈夫的同情心存奢望,在无奈之际,她只得提笔写信向兄长寻求援助。
最终,得益于二哥张君劢的助力,她抵达了德国柏林,并在那里迎来了儿子的降生,取名小彼得。
两岁的彼得,在1925年不幸夭折的前一年,他的生命之树在柏林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在他离世之前,彼得仅与父亲有过一次短暂的相会。
恰巧在这一天,阔别半年之久的徐志摩再度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他的归来并非为了探望妻子与子女,此行的真正意图,依旧是为了完成离婚的程序。
张幼仪已心如枯井,无奈之下,她与徐志摩在柏林完成了离婚的繁琐手续。
这次他们的离异,堪称中国历史上首例被冠以“文明离婚案”之称的案例。
张幼仪与徐志摩完成签字手续后,便携同前往,探望他们刚刚诞生的幼子。
有那么一刹那,张幼仪仿佛又瞥见了夫妻关系和谐的曙光。
每当徐志摩瞥见小彼得,他的目光中便不经意间泛起一抹柔和的暖意。
张幼仪及其儿子
张幼仪在回溯那段往事时,仅以“不堪回首”四字尽述心中感慨。神魂颠倒。
徐志摩始终未曾开口,吐露出哪怕一丝安慰或是关心的言辞。
徐积锴、徐申如、张幼仪
摆脱了那“混蛋”丈夫的束缚,张幼仪逐渐变得坚韧不屈。
她不懈地投身于学术追求,在裴斯塔洛齐学院深造,专精于幼儿教育的领域。
鲜有人知晓,她的抉择,或许源于独自养育两个年幼子女的深沉责任。
张幼仪,长子徐积锴。
在1925年,命运再次向这位不幸的女性露出了它锋利的獠牙。
那一年,她的幼子小彼得不幸离世。张幼仪悲痛至极,难以自控,最终只能选择返回故国休养身心。
幸而,她的长子徐积锴体魄强健。为了这个孩子,张幼仪作为一位母亲,坚韧不拔,决心不断充实自我。
她最初获得了一份教师的工作,随后在兄长的鼎力支持下,她勇敢地接过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的重任。
她在上海静安寺路开设了一家名为“云裳”的服装企业。
在此阶段,她的商业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张幼仪老年
不久,“云裳”便成为了上海时装界的风向标。
必须指出,徐志摩亦是“云裳”服装公司的持股者之一。
鉴于他并无经营权,每当与身为总经理的张幼仪相遇,他都得谨慎应对。
云裳时装公司
即便在忙碌经商之余,张幼仪对已故的前公婆仍秉持着深厚的孝道。
徐申如亦深感对这位儿媳有所亏欠,遂毅然将她收为义女,并慷慨赠送了一座宅邸以作弥补。
1927年,张幼仪与她的兄弟姐妹们一同汇聚于上海,共同出席了父母的丧礼。
显然,张幼仪此举并非出于对财产的考量,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履行儿媳与干女儿的分内职责。
解放之后,她选择再婚,并远赴美国,度过余生,安享晚年。
直至1988年,她于九十岁高龄之际,方才离世。
徐志摩的境况比张幼仪更糟糕。
婚后,林徽因与梁思成结伴度日,他却常感百无聊赖,于是时常造访友人宅邸。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他邂逅了友人之妻,陆小曼。
他们之间萌生了深厚的感情,并迅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陆小曼不幸染上了鸦片之瘾,由此导致其挥霍无度,财富如水般迅速流失。
在盛怒之下,徐申如毅然决然地与儿子及其家人断绝了经济支持。
徐志摩为维持妻子的生计,不得不远赴北京投身教育事业,以求赚取微薄收入,平日里饱受劳顿之苦。
陆小曼
1931年,他因空难去世。
因了一瓶花瓶,他舍弃了那位勤劳贤惠的妻子。在徐志摩的内心深处,或许曾对当年的决定有所懊悔,亦或曾对前妻怀有几分歉意。
剧照 黄磊饰演徐志摩,周迅饰演林徽因,刘若英饰演张幼仪,伊能静饰演陆小曼
参考资料:
1.凤凰网:林徽因真的爱过徐志摩吗?2021.6.6
2.中国作家网:徐志摩与林徽因 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