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歼35实弹上膛!印军苏57铆钉外露,印度百亿订单成废纸
南亚的天空正上演一场颠覆性的隐身战机对决! 巴基斯坦飞行员已坐进歼-35驾驶舱接受实战训练,首批16架战机将在2025年底前飞抵卡拉奇;而印度仓促签下23亿美元合同,采购12架俄罗斯苏-57E,却要等到2026年才能收货。
致命的是,巴方不仅拿到“裸机”,还配套引进了空警-500预警机和射程400公里的霹雳-17导弹,瞬间构建起“先敌发现-超距狙杀”的完整体系;印度重金买来的苏-57却被曝光机翼缝隙能塞进硬币,隐身性能缩水近5倍。
这场较量的天平早已倾斜——当印度阵风战机被巴军歼-10CE打得0:8惨败时,新德里才意识到:五代机竞赛的胜负,早在签字笔落下前就已注定。
巴基斯坦的闪电行动
2025年5月3日,一张巴空军飞行员在中国试驾歼-35的座舱照引爆网络。 中航工业官方账号调侃“买家好评,用过的都说好”,相当于默认交易敲定。 这距离巴总理谢里夫高调宣布采购40架歼-35仅过去11个月,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交付时间表精确到月:首批16架战机将在年底前运抵卡拉奇空军基地,沈飞脉动生产线正以每月3架的速度赶工。
关键的是,巴方采取“人机并行”策略——早在2024年12月,飞行员、地勤团队和电子战军官就分批赴中国沧州基地受训,确保战机到货48小时内能升空作战。
歼-35的战术配置直击印度软肋。 内置弹舱搭载的霹雳-17导弹射程达400公里,超过印度阵风战机“流星”导弹的2.6倍。 中方还提供独家解决方案:外挂导弹发射后自动抛弃挂架,兼顾远程打击与隐身突防,专门克制印度S-400防空系统。
配套体系同步到位。 4架空警-500预警机已进驻白沙瓦基地,其“空中指挥所”能同时追踪100个目标,并通过加密数据链向歼-35实时分发数据。 红旗-19反导系统部署在伊斯兰堡周边,这款能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利器,实测性能超过美国“萨德”。
军购资金来源出人意料。 巴方通过向阿塞拜疆转售40架JF-17“枭龙”战机,以及与伊朗的天然气过境协议,硬是凑出28亿美元军购款。 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85%低息贷款,还款周期长达20年。
印度的仓促豪赌
印度国防部2025年7月24日签署的苏-57采购协议,暴露着难以掩饰的焦虑。 首批12架战机耗资23亿美元,单机均价1.9亿美元比俄军自用版贵40%,却买不到完整技术。
致命的是性能缺陷。 俄方仅承诺提供AL-41F1发动机和部分源代码,但拒绝开放雷达信号优化技术包。 西方雷达实测数据显示,苏-57机翼接缝处缝隙超3毫米,雷达反射面积(RCS)达0.5平方米,是歼-35的5倍。 印度飞行员更发现机体铆钉外露,嘲讽“这工艺像二战战机”。
交付时间表如同画饼。 俄乌冲突后,俄军自用苏-57年产量仅8架,印军合同要求2026年交付首批。 但俄加加林飞机制造厂目前全力生产苏-30SM2,苏-57专属生产线尚未动工。 印度空军内部推演显示:首架苏-57最快2028年才能形成战斗力。
武器适配沦为笑柄。 印度要求整合国产“布拉莫斯-NG”导弹,但俄方以“内置弹舱深度不足”为由拒绝。 最终妥协方案是外挂导弹,导致隐身功能形同虚设。 更尴尬的是,配套的KS-172导弹最大射程仅300公里,不及巴军霹雳-17。
空战结果改写战略
这场五代机竞赛的紧迫性,源于2025年5月7日的克什米尔空战。 巴空军少校伊姆兰驾驶歼-10CE,在空警-500支持下锁定120公里外的印度阵风战机,连续发射霹雳-15导弹。 7分钟内,印军3架阵风、1架苏-30MKI和1架米格-29凌空爆炸,而巴军全员返航。
空战细节令印度胆寒。 歼-10CE的氮化镓雷达在电子干扰环境下,依然稳定追踪目标;霹雳-15导弹采用双脉冲发动机,末端突防速度达4马赫,印军战机甚至未能触发导弹逼近告警。
这场8:0的碾压让印度彻底清醒。 阵风战机的“频谱”电子战系统被中方技术破解,而苏-30MKI的老式无源相控阵雷达对隐身目标探测距离不足30公里。 印度空军被迫将所有阵风战机撤回升级雷达,耗资9亿美元。
经济账背后的博弈
巴基斯坦用“组合拳”压低采购成本。 先放风考虑土耳其TF-X战机,迫使中方将歼-35单价从8000万美元压至6000万;再提出用瓜达尔港油气收入分期付款,最终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85%融资支持。 甚至要求沈飞改造生产线,使歼-35能兼容巴军现役中国导弹。
印度却陷入多重宰割。 苏-57E的1.9亿美元单价,比俄军自用版贵4000万,理由是“定制化改装费”。 后续36架选择权更被俄方绑定条件:必须投资20亿美元改造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苏-30生产线。
巴方后勤保障高效统一。 所有歼-35采用中国涡扇-19发动机,与枭龙Block3战机零件通用率达45%。 而印度苏-57需要单独建立俄制发动机维护体系,与其法式阵风、以色列导弹的后勤链完全割裂。
地缘牌局里的烟雾弹
2025年7月11日,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突然改口,称歼-35采购是“媒体臆测”。 但观察人士发现玄机:他仅否认2026年交付时间表,却未否定采购事实。 此时正值巴陆军总司令访美归来,美国刚解除对巴29%的关税制裁。
印度同样释放假信号。 7月15日高调宣布“百亿美元购60架苏-57”,实际首批合同仅12架。 俄方更被曝出附加条款:若核心参数泄露给第三方(暗指中国),将立即终止技术支援。
第三国选择证明技术口碑。 孟加拉国搁置俄制苏-35采购计划,转向考察歼-35;斯里兰卡暂停印度提供的“光辉”战机引进项目,等待巴军歼-35实战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