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顶流到弃子:Pi Network暴跌95%的背后,谁在收割信任?
不是你不努力,是系统不让你迁移
如果你还在纠结自己KYC通过了、节点上线了、钱包也准备好了,为何Pi币还是没能映射主网?
那你真得停下来听有财哥今天这一讲——
因为你不是卡在操作流程上,而是已经卡在Pi Network系统的淘汰逻辑里了。
我们来看看这组数据:2025年2月,Pi搜索指数爆表,冲上历史峰值100,单日新增用户突破54万,X平台热度甚至超过了以太坊。但仅仅五个月后——谷歌热度跌至全年最低的5分,中文社群从上百个群聊到大面积“群解散”,剩下的群里,也几乎全是广告和没人看的自拍。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一场集体出走的导火索,是6月28日的Pi2Day事件。那天被社区吹成“主网上线纪念日”,坊间疯传特斯拉合作、币安上线,甚至因为撞上马斯克生日,还被编了不少“玄学利好”。但结果呢?链上还是那套旧协议,节点版本还是v19.6.1,连DEX都接不进,根本谈不上主网开放。
最讽刺的是:很多完成了KYC的人,却发现迁移按钮神秘消失、映射失败、余额锁仓,客服永远不回。
这不是孤立BUG,而是一套正在“系统性清退边缘用户”的机制。而且,你很可能已经在名单上,只是还没察觉。
从顶流到弃子:Pi Network暴跌95%的背后,谁在收割信任?
一、主网开放,还是“自封王国”?为什么Pi连DEX都接不进?
Pi Network官方在2025年2月宣布“主网正式开放”,可事实是怎样的?
协议版本依然是v19.6.1,连基础的智能合约部署功能都没有;
链上根本无法对接Uniswap、PancakeSwap等DEX,不能交易、不能映射;
所谓的“对接中心化交易所”,只是绕开链上路径的模拟行为。
Pi团队说主网已开放,但开放的只是他们自己定义的闭环系统——你看不到链上流通,你不能自由兑换,你更不能开发DApp。
一句话总结:所谓开放主网,是“自说自话式”开放,技术上其实还没起跑。
二、迁移失败不怪你操作,是系统早设好“限制条件”?
不少用户以为自己没迁移成功,是因为没点某个按钮、闪电图不够、名单没提交……但真相远比这个复杂:
有人KYC通过两年,迁移按钮从未出现过;
有人迁移过一次,余额却没到账、没映射、没解释;
更有甚者,被系统判定为“异常账户”,直接锁定余额、不给任何反馈通道。
你以为问题出在你操作错了,实际上是系统根本就没打算让你通过。Pi的迁移逻辑并非公开规则,而是内部算法+手动审核的黑箱,极大可能将低活跃、未参与生态的用户,直接排除在主网之外。
这不是效率问题,而是机制设计的问题。
三、Pi币“1=1”神话破灭:场外暴跌、商户拒收、IOU崩盘
主网没开放,迁移进不了,用户信任开始退潮,接着最直接的后果就来了——Pi币价格雪崩:
IOU代币价格从3月的1.71美元跌到7月的0.45美元,跌幅超过75%;
交易量暴跌97%,几乎没人愿意在场外接盘;
大量线下商家宣布暂停支持Pi支付,币还在,场景没了。
当Pi币变成一个“不能换、不能花、不能卖”的资产,它的所谓“价值锚定”还有意义吗?
你觉得1 Pi = 1 Pi,但现在连1 Pi = 一杯奶茶都做不到。
四、“去中心化”是假象?链上巨鲸+治理黑箱正在拖垮Pi
去中心化是加密世界的底层信仰,但Pi Network正一步步走向极端中心化治理:
监测显示,一个以ODM结尾的钱包持有2.7亿枚Pi,占流通总量20%,极可能为基金会冷钱包;
社区治理并无投票机制,所有重大决策(如节点升级、KYC规则、映射机制)全由项目团队拍板;
早期贡献者完全没有优待,“做KYC推广任务的派友反而拿不到币”。
更让人心寒的是:官方一直拒绝回应链上治理问题,却频频推出“.pi域名拍卖”“新钱包界面优化”等边缘更新,试图“模糊焦点”。
这像极了一个在危机中“假装很忙”的项目团队。
五、比特币12万美元,Pi却在原地转圈,谁在脱轨?
2025年是整个加密行业大年:
比特币突破120,000美元,年涨123%
以太坊顺利完成坎昆升级,支持数据分片
Solana生态重返TOP3,TPS破纪录
而Pi Network呢?节点版本没升、DEX没接、迁移没通、KYC没修,成了少数几个“逆势下跌”的主流项目。
在Web3的大浪潮中,Pi的节奏越来越慢,用户越来越冷,热度越来越虚。
大家早已不是不愿意等,而是等不到兑现。